今年初冬一個無風的夜晚,在都市難得的寧靜中。王晶面對了唐突的采訪,但她仍然是坦誠相見。與王晶一席長談之后,我明白了她為什么能夠用平靜的語氣說:“我是一個成功的女人,我擁有了很多的人生財富。”
坐電梯“開洋葷”,促成了一位女企業(yè)家的誕生
1982年,王晶從福州工業(yè)大學畢業(yè),跟那時大多數(shù)人一樣,向往坐辦公室的工作,學自動化專業(yè)的她到了福州市紡織品工業(yè)公司政工科。
“我在3年的時間中上班沒有辦公桌。”王晶這時的工作是給“文革”時期耽誤了學業(yè)的大齡青年辦初中、高中實習班,她干得津津有味。“我教的學生成績在福州是很突出的,”她自鳴得意地說,“其實那段時間還真是幫了我。”王晶用了所有的晚上的時間自學英語,,學習了英語,也因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當時福建光學研究所情報室需要個做科技情報及英語翻譯工作的人員。就是因為看中了她翻譯的一篇文章,王晶才調入了當時人們向往的事業(yè)單位---福建省光學研究所。
1988年,原在福建省電子研究所的胡鋼帶了15名科研人員,創(chuàng)辦了福建實達電腦公司。光研所人投奔他去后,也來動員王晶―-實達公司當時需要一個做公關工作的女性。
勸王晶去實達的人會來點簡單的投其所好,實達公司當時設在裝有電梯的福州溫泉飯店,“那時我還沒見過電梯,他說就去坐坐電梯,順便看看實達公司。”王晶又把嘴角笑得翹起來。坐了電梯開了洋葷后,兩個未來的企業(yè)領軍人物見面了。
待遇,把他們留在國內;做中國的品牌,與外國人比個高低。“當時我一下子就有了感覺,原來企業(yè)家并不都是只想賺錢又好大喜功的人。”王晶回憶說。
而與王晶談話后,胡鋼也覺得他想要的人已經找到了:“王晶流露出來的自信、真誠,使我確定,讓她做企業(yè)公關,能得到有層次的人的欣賞。”
“其實早期的實達好像個作坊,在我的潛意識里我選的不是實達,而是胡鋼,因為胡鋼是這個企業(yè)的領導人,他的創(chuàng)業(yè)思想引起了我的共鳴”。所以王晶下決心到了實達,并把人事關系也帶走了----盡管當時很多朋友勸她不要這樣“孤注一擲”,要給自己留條后路。
“我為什么能夠挑對人?是因為我的眼光好,眼光好是什么決定的?是由一個人的追求來決定的,那么我追求的是什么?是事業(yè)不是金錢,所以我挑對了人。”王晶充滿笑意的眼里流淌著得意。
后來的事也證明了當初胡鋼的慧眼。胡鋼發(fā)現(xiàn)了王晶,把王晶放在了最適當?shù)膷徫簧?,成就了王晶。王晶在新的環(huán)境中如魚得水,最大限度地以她的自信、真誠換來了外界的信任和尊重,為共同事業(yè)的成功奠基。
“當初的實達要用一部車,我都要用自己的社會關系去借,我的人緣挺好,活動能力也挺強,這些原來我還不知道,”在實達王晶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的自我。
搞公關的“成本”,就是自己的心血
1993年底,看出實達體制上的先天不足的胡鋼,帶著十幾個人離開了實達,身居高位又握有實權的王晶也離開了實達。他們舍棄了已經到手的一切利益,又開始了新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
再次創(chuàng)業(yè),自然還有許多艱辛歷程。但是,經歷了實達奮斗史的王晶在她負責的領域中游刃有余,“我的智商不算太高,但我的情商很高,幫助我的人很多。”
有人問王晶,搞公關的成本高不高?王晶說:“我不懂,我搞公關沒什么成本,公司有難處只要開口,就會得到很多人的幫助。”但一個很了解王晶的人說了句非常中肯的話:“企業(yè)的公關成本是不高,但王晶付出了很高的成本,她的公關成本是自己的心血!”還有能說:“王晶是個可交的人,她從來不搞歪門邪道,有事業(yè)心,這樣的人值得幫助。”
1997年,新大陸想上市籌資,加快發(fā)展步伐。那年上市政策講“成分”,要國企才行,講規(guī)模,資產要達到5個億。1997年福建省定了10個企業(yè)的上市指標,都是國企。新大陸想上市的消息傳出去后,外省有人來“推銷”上市指標,一個指標要2、3千萬元,還要給人家股份做為回報,他們也曾帶著人一本正經去談判。還有的國營企業(yè)說可以合并上市,甚至新大陸想到借殼上市,所有的努力都做過了。但還是不成功。
最后,王晶上北京,找當時在京開會的分管省領導,找國家科技部相關領導,當面“游說”。分管省領導說:“97年上市指標都已下達完,目前不可能。”到科技部體改司時,他們說,我從來沒聽過新大陸,中國某著名IT企業(yè)也想上市,就是有指標,也要先考慮他們。王晶答,這家公司當然是個好企業(yè),塊頭比新大陸大,知名度比新大陸高,但新大陸有很強的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成長性不見得不如這家企業(yè),你又怎么知道今后不能超過它呢?
王晶見到有關的人就介紹新大陸,連求人都是直截了當?shù)?,她的誠意終于為企業(yè)贏得了國家科技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的聯(lián)合推薦。2000年7月,新大陸做為高新技術企業(yè)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現(xiàn)在談起此事,王晶帶有疚意地說:“其實在爭取上市指標的整個過程,新大陸既沒有請人吃過飯,也沒有送過禮,有的只有留在我心中一份深深的感激之情和延續(xù)下來的友情。”
王晶認為企業(yè)的公共關系高層不是僅靠利益來驅動,也不僅僅只為企業(yè)謀取直接利益,應該是人與人之間人格上的一種交流。有人愿意為你的企業(yè)解決困難只是表面現(xiàn)象,實質上是你的人格贏得尊重,你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感動了別人,別人愿意祝你成功。胡鋼和王晶有一個看法很相似:做企業(yè)其實和做人有關,做企業(yè)就是做人的過程,做人、做企業(yè)應以誠信為本,不能以功利來取舍。
一定要記住曾經幫助過你的人
有人說,王晶是一位懂得“示弱”的女人。這話的意思是在一個男性為主宰的社會中,女人懂得“示弱”,本身就是一種善于傾聽的態(tài)度,把與人結交當做學習的過程。
“我從小就喜歡跟比自己強的人交朋友,我喜歡與男性交朋友。因為我的男性朋友都比我強,可以把他們的長處變成自己的。”--在這典型的王晶式的語言中,并沒有自卑的意思。王晶也有不少相交很深的女性朋友。
現(xiàn)在要說到的這個人,是王晶認定的一輩子的朋友,那種可以共憂喜的朋友。
1992年夏日中的一天,還在實達的王晶與德國企業(yè)家湯姆第一次見